2025WRC国家队大盘点-各地机器人创新中心表现

2025-08-121002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一年一度的世界机器人大会(WRC 2025)在北京亦庄圆满落幕。本届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产业链协同与技术突破成为核心看点。与往年聚焦单体炫酷技术不同,今年舞台上,全国各地响应政策号召成立的机器人创新中心成为主角,它们承载着区域产业升级的雄心,也映射出中国机器人产业从实验室狂奔到落地竞速的关键跨越。


 

本文将重点盘点三大核心极——北京、上海、浙江在2025WRC上的表现,解析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新格局。


区域创新力量崛起:产业格局的三极与多元共舞


WRC 2025上,中国机器人产业呈现出“三极鼎立、多元共生”的全新格局。北京、上海、浙江作为三大核心极,凭借各自独特优势引领产业发展,同时四川、湖北等新势力也在奋起直追,为产业注入多元活力。


(一) 三极鼎立:核心引擎的差异化驱动

北京:国家战略的“平台旗手”


作为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北京站位高远,以打造全球具身智能创新策源地为目标。其核心展品——通用机器人平台“天工”与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彰显了强大的平台化能力。2025年,北京重点突破全身协同控制与自我学习技术,推动“一脑多机”赋能多场景。在高压作业、养老陪护等国家急需领域,北京计划建立示范实验室,依托政策与研发资源优势,构建国家级开源联盟生态,定义产业未来高度。


 

 

上海:算法与数据的“生态建设者”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上海)以轻量化开源机器人“青龙Lite”为招牌,聚焦开源生态建设。其核心亮点在于庞大的异构集群数据场,日采3万条数据,目标年积累1亿条训练数据。张江异构训练场与开源社区构成生态抓手,通过“上海设计+浙江制造”模式推动模型逐步走向国际前列


 

浙江:工业落地的“实战专家”


与北京的平台化战略形成鲜明互补,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深耕工业场景深度技术落地。其技术体系以“感知决策大脑+精准运控小脑”的双脑协同架构为核心,实现了感知、决策与执行的实时高效交互。在WRC 2025上,浙江重点展示了三大工业场景的技术闭环实证:


 

-高精度制造:服装产线自动化

针对服装制造业柔性物料处理难题,模板机操作机器人融合视觉伺服技术与多目标识别算法。通过高帧率视觉传感器实时捕捉物料位置与姿态,结合伺服控制算法动态修正轨迹,确保全流程操作偏差严格控制在±2mm以内,显著提升产线自动化水平和产品一致性。


 

-精密实验:实验室自动化移液

为满足科研实验精度要求,开发的高精度实验机器人结合专利流体控制算法与微力传感末端执行器。通过微力传感器实时感知液体与移液枪尖端相互作用力,流体控制算法高频率微调,确保1ml500ml宽量程范围内液体移液误差<1mm。结合自主学习训练系统,机器人12小时即可完成新实验场景部署与技能迁移。


 

 

-复杂交互:零售场景具身智能

在动态开放的零售环境中,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视觉引导抓取决策与复杂环境运动规划。利用深度视觉感知理解商品形状、位置及堆叠状态,通过实时路径规划算法避障精准抓取。同时,集成自然语言处理(NLP)模块,支持与顾客自然交互,执行导购、信息查询等任务,且无需复杂编程即可快速部署。


 

浙江人形的技术路线,紧密依托其深厚的制造业土壤(如宁波),展现出“量产驱动全链整合”的鲜明特征。其展示的核心在于如何将先进算法(视觉伺服、流体控制、NLP)与高精度硬件(传感器、执行器)深度耦合,并将技术参数(±2mm, <1mm, 12h) 切实转化为可量化的工业效率和可靠性。


浙江人形凭借其在具身智能领域的领先算法和深厚的数据积累,推动各个领域创新案例的实际应用和落地。他们此次呈现的三个场景,是基于过去与头部企业合作的成功案例进行的真实复现。据悉,他们还发布了首个全尺寸的基于生成式技术的拟人化多地形行走单策略模型。


(二)多元共生:新势力的特色突围

四川:触觉革命的“技术尖兵”


成都团队以全球首个AI神经网络电子皮肤技惊四座,三项性能刷新极限:0.005N微力感知(可识别羽毛)、10万感应单元/cm²(密度世界第一)、1500Hz动态响应(超越人类神经)。集成于“贡嘎一号”的抓握蓝莓、豆腐演示吸睛无数,医疗假肢应用前景广阔。其“1+3+1AI产业体系(2024年成都相关产业规模破千亿)提供坚实后盾。


 

 

湖北:集群作战的“生态基地”


湖北创新中心以全国最大场景基地(7000㎡涵盖23个场景)和“三场一基地”(动作训练场、数据采集场、应用实践场、人才培养基地)生态模式亮相。灏存科技运动神经中枢(0.001度控制精度/3毫秒延迟)与华威科1克级灵敏度电子皮肤是技术亮点。19家鄂企组团展示商超导览、工业检测等场景,光谷整合50余家企业构建全链条的野心明显。


 

结语:三极驱动构建机器人产业广阔纵深


WRC 2025清晰地勾勒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新版图:北京以平台战略定义未来高度,上海以算法与数据生态推动产业上行,浙江以工业落地能力展现技术深度。三者交融共建,共同锚定了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核心坐标。


当四川的电子皮肤赋予机器人细腻触觉、湖北的集群基地演练协同作战,技术的火花令人振奋。然而,产业终局的核心评判已从单体性能参数转向商业闭环能力。京沪浙三极通过平台战略、算法生态、工业实证的差异化路径,共同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向全球竞争力迈进。这场关乎中国机器人产业全球竞争力的长跑,其耐力与速度,最终取决于技术扎根产业的深度与广度。